无忧淘文网

你的位置: 淘文网 > 实用范文大全 > 导航 > [收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模板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3-17

[收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模板。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常会遇到实用文书的撰写,写实用文书能够方便大家的生活,如何才能写好实用类文书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收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模板》,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家庭教育书籍,尹建莉老师在书中给大家呈现了很多正确的教育理念,书中一开始就给大家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是一个聪明伶俐,健康活泼快乐,积极向上的宝贝。但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是最佳的吗?完全正确吗?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

面对孩子的“小事”该如何想,如何做,书中都给予了答案。

本书作者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母亲。我看还是一位艺术型的雕刻家。她把自己的女儿园园,雕刻成了非常出色的无价之宝。

作者通过亲自把孩子带大,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向家长们分享了怎样保护孩子与教育孩子的过程,书中列举了很多具体的事例与解决方法。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问题,识字的问题,吃饭问题,写作业拖拉的问题。看电视的问题等等。与大家分享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其实很多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wwW.Fw92.coM

伊建莉老师说,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的差异,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只有懂孩子,才能很好的教育孩子,才能有质量的爱孩子。如果方法不对,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伤着孩子的心灵。即便批评孩子,也需要选一种,即能保护孩子自尊心,又能使他认识到错误,并愉快地去改正的方法,这才是智慧的母亲应该做的。

相信你读了此书,肯定会有收获,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2

父母性格的影响:从小我是个害羞、自卑的人,一直害怕面对社会,面对陌生环境。归根究底,我的父母便不是那种开朗幽默的人,他们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等到他们发现这个社会赞赏阳光乐观幽默有趣的人的时候,我的性格已经形成了。蒙台梭利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正如书中说的,父母暗示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今我找到了一个出口——我讨厌自己什么,就一定要引导孩子向反方向走,却不是极端方向。因为我不能承认自己一无是处,我的优点,比如沉稳、内敛在某种程度上是这个社会认可的性格,可以适当渗透到孩子身上,但是凡事有两面,我的所谓优点太过便会向另一个极端发展,所以这个“度”如何把握,我也需要慢慢摸索。其实要让孩子有一个好性格,父母的性格也需要跟随着改变,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只有父母改掉坏习惯才会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真正的去尊重孩子: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有些自私,不会溺爱孩子,标榜着让孩子独立自主,却往往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因为在平日教高中生,从来都是直来直去,学生因年龄和智商到了接近成人的程度,与他们交流并不费劲,沟通畅快,所以回家后看到孩子反而不懂如何开口,心情好时温言软语、循循善诱,烦躁时动辄训斥、耐心不再。虽然过后我时不时会悔恨愧疚,却免不了下一次的重复悲剧。尊重孩子的第一步便是耐心,耐心倾听、耐心陪伴、耐心教导。如何做到耐心,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轻视孩子,要将孩子放在与大人平等的地位,蹲下身子平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大人对他的尊重,孩子心底便会产生一种“我长大了”的自豪感。尊重并非纵容,孩子太小,自制力差,容易受误导,有的家庭给与孩子所谓的“尊重”,孩子在大人谈话的时候随意插话,任意干扰大人的工作,大人不仅不制止还让孩子任意发挥,这样容易养成孩子张扬跋扈的性格,而非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关于学习兴趣的问题:孩子让我感到欣慰的一点便是学习兴趣。我很少去干预他的学习过程,只要他在专心学习时,我不会去打扰他,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点偷懒的嫌疑,但是效果不错,孩子两岁时便能背诵50几首诗歌,包括长篇的《木兰辞》与《短歌行》,三岁时便能认识日常的汉字,四岁时便能背默《三字经》与《弟子规》。有的人说孩子从小太早懂得太多容易导致今后不愿意重复性学习,但是我家孩子的学习都是属于自学,家长很少参与,只要他愿意学,我便教他,他不问我不会去逼迫他。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学习方面是属于自身产生的兴趣,而非家长灌输的学习理念。

有关时间与自制力:我认为自制力是一个人在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关键性能力,自制力强的人能够控制好时间,而不是让时间限制他的一举一动。因此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引导孩子去认识钟表,教他如何看时间,稍微大一些,孩子变自觉地养成了根据时间来安排游戏与学习的习惯,他会自己提条件,说玩到钟表的大针到了哪个数字就停下,因为是自己定的标准,他会很准时很有诚信,到了时间他变干脆果断的停下游戏,这也在无形中让他形成了说话算数的好习惯,同时钟表中的数字也激发了他在数字方面的兴趣,一举三得。

我与孩子已经经历了相遇与相知的阶段,剩下的时间我会认真去履行母亲的职责,与孩子磨合相守,孩子在追赶我的脚步的时候放慢速度,将来孩子接受新事物的时候我努力去尝试不落伍,做到与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3

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而这张白纸画什么,也取决于家长的见识,父母接受社会不良道德情操的洗礼,内心那份纯净慢慢的消失,变得浮躁不淡定,成年人虚荣攀比,用成人视角,往孩子身上靠。成年人生活中已被不良嗜好所影响,部分价值观难免扭曲,育儿先育己,培养孩子时,父母情操也要高尚起来,包容,平和,礼貌。

家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思维逻辑,育人先育己,孩子成长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营造的小环境,说做什么成人捉弄孩子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孩子急一下,这些行为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用游戏形式学认字,拼图,数独。只要没大错,就不要纠正批评,孩子说谎或模仿大人,或迫于压力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诱惑他,想要孩子排斥什么就去强制他,不必要求讲故事感觉好玩,减少环境诱惑而不是责令抵抗诱惑,多陪伴玩耍听取意见。

不苛责100分享受探索乐趣,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好玩吗?孩子不得不面对的痛苦,打针平静自若不要不耐烦和焦虑,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打完针不咳嗽,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激发勇气,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就是蚊子咬一下那么疼,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作文学习不只为高分,学习就是要用学到的东西来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纬度,遇事不慌的心态,我想不能只把学到的东西用在考卷上,用到生活中,才是学习的目的,作业不能罚孩子,一旦罚孩子就会有耻辱心,可能会排斥作业。学校会把作业好还是不好给予排名。意味着作业好或者不好,是可以取悦家长和老师,所以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这样的思想。

不能让孩子恐惧作业,没有做好家长骂,学校老师骂。这样的方式导致孩子排斥作业,导致学习成绩变得不好,就算是写作业也是为了不让家长老师骂,而写好作业不是出自孩子的本能。把作业考试变成自我测验的游戏。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写这篇连载文章时,我是一个8岁男孩以及一个2岁女儿的父亲。对于尹建莉老师的名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多年来不但我自己反复阅读,而且推荐了身边的同事、家长购买阅读。我是尹老师著作的忠实粉丝,我阅读着、理解者、运用着、创新着、反思着。如今我想把自己体会和广大读者分享。

尹老师成功的养育、教育了一个女儿——圆圆。在阅读尹老师的作品时,经常会感觉到,尹老师收获的喜悦。尹老师分享的每个细节,在我看起来都那么的真实和感同身受,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去在自家的孩子身上尝试一二。我认为只要原理吃透,就能够消化吸收。事实证明好用,管用。

但我也注意到了,尹老师的女儿圆圆是尹老师自带大的。单就这一点,很多家庭就已经不合格了。所以尹老师的教育理念虽然大家爱读,也认可,但难于消化吸收。好书最后当做看热闹。

当前孩子的父母很多是独生子女,要养四个老人,在大城市经济压力下,只能选择夫妻两个人都上班,然后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育儿话题电视剧《虎妈猫爸》开始几集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拿我个人来说,大儿子是奶奶带的,小女儿目前是姥姥带。我们夫妻两个均上班。我想中国的大部分70、80、90后情况和我差不多吧。往往越是大城市的工薪家庭,这种情况越是普遍。(在这里不谈中国那些10%的富裕家庭,他们不涉及到培养孩子的困难问题,教育用钱是可以铺出来的)再有就是工厂的普通职工,他们往往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或夫妻两人都去外地打工。那就更是“渎职”了。但没有办法,这就是国情。

所以尹老师的个人条件、家庭环境、圆圆的固有性格等方面来看,并不能代表中国广大的家庭特点。再比如有的家里是男孩,主要是爸爸在带,有的是女孩,却是爷爷奶奶在带等等各种情况。

我更喜欢把尹老师的著作看做哲学著作来阅读,因为理念是通用的,确实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我也希望我能以个人浅显的理解水平来注解《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以期全国的爸爸妈妈们对这本书有更透彻的理解和运用。为祖国的花朵,多添一捧好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时间最长,影响力最远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推荐的那时候对于当刚刚做妈妈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妈妈,所以说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现在重拾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人们阐述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好孩子的妈妈,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作为教师一员的我身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笔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观点我很是认同,好妈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在校园里好老师也要为学生做好好榜样,小到一个站立,一个坐姿的标准,进入校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个人的卫生及穿衣打扮,活动时的纪律,每天的本职工作,遇事处理的态度与方法等等,在在师德师风42条负面清单出台后,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约束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

其实有部分老师平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细节的方面还是做得不够,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加以效仿,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反映,我们管不住呀!但老师的话孩子可以当圣旨,渴望而知,老师的言行举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的浸入学生的头脑中。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这种老师们平时无意识产生的一些,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一天,在学校里面看见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在那里起争执,其中一位学生讲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生说了一句,我们老师说的怎样怎样,说明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老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样,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让自己的教育溃于蚁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最近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最近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就拿打针这件事来说,从宝宝出生以来就要打无数次,可是如何面对打针这件小事,家长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认为只是打针而已,没有必要害怕。以哄骗的方式,告诉孩子打针一点都不疼。以承诺的方式,告诉宝宝打完针就可以吃零食、买玩具。

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对打针这件事情还是无法克服,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而尹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原则,这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一些痛苦,如打针、吃药时,我们可以遵循原则: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5

仔细研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其中的一些教育方法对于自己未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这本书中有一些观点对自己启发很大。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家长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身教重于言传。尹老师所做到的这一点,很多家长都知道,但能长久的坚持做好的应该说是少之又少,我们经常批评孩子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如不能看电视,不准打游戏,要注意交通安全等,但作为父母,我们好像有特权一样,并且理由充分,因为我们是大人。孩子当时虽然安照我们的意愿做了,但心里应该是不服气的,时间长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就会大打折扣。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记过簿会固化孩子的缺点,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学会正确的表扬方式,多做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尹老师的这种做法对我们老师尤其适用。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要坚持做下去,并且做好是很难的。我们心情好的时候,还能有点耐心的和孩子做交流,给孩子“记功”;但我们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有的'只是不耐烦,别人怎样我不知道,我自己就是那种容易受情绪控制的人,当你受到不好情绪控制的时候,就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别提“记功”了。

信任孩子,信任孩子都是善的,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教会他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不管才是最好的管。不陪孩子写作业,“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很有乐趣的事情;不追求100分和考好了不奖励(学习一定不能功利)作为父母,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更让他有质量的生活,作为老师我们,我们除了教会孩子本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6

前段时间得闲拜读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尹老师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对于教育的理解,给了我很大触动。

书中的序言提到:她的女儿跳过两次级,16岁参加,分数高于清华录取线22分,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女儿不仅仅成绩好,能力强,而且在个性品格上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当读到前言中的《当我们手中有块玉时》,我被尹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细读下去,作者的育儿智慧,令我深感惭愧,书中的许多教育观念,真让我受益匪浅!年轻的父母也和农夫一样得到了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而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我们努力工作原本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最后却在“祖国的未来”——儿童的教育上除了麻烦,于家于国,这样干“事业”的意义又是什么?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也是个很好的办法。物质奖励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家长给孩子记录的“功绩”越多,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家长有个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其实,反复的批评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更加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还有非常新颖观点的是“做‘听话’的父母”。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做听话的父母,实质是理解孩子,平等对待孩子,而绝对不是言听计从,纵容只是溺爱。作为强势者和主导方的家长,想有个听话的好孩子,一定要记住,在孩子面前首先做个“听话”的家长。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打孩子是一种恶习,它只是让父母出恶气。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承认,是智慧不足的表现。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的最大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孩子称不称心,不是抓彩票碰运气得来的,而是教育出来的。

书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具备可操作性,并且作者对现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胆的批评,观点鲜明,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是啊,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但愿自己努力改正不足之处,像园园妈妈一样,做一个爱孩子的智慧妈妈;也希望琳儿在爱的教育引导下,能像园园一样,做一个知理有德的好孩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7

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老师胜过好妈妈》这本专著,我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尹老师的这本书写得不仅通俗,而且非常专业,她对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辟都让我感受颇丰。比如儿童阅读方面,家庭文化建设方面等。

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如何能写出好文章,这是当下许多教师和中小学生很关注和头疼的事。尹老师总结多年来的经验那就是两个字:阅读。

的确,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那些阅读经历尚浅的孩子们讲所谓的写作技巧,收获是甚微的。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谓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说的很有道理。

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这话很有道理。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的存在着的一部分,那么写作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阅读对他来说不会有什么压力,他从中体会的就是吃饭或玩游戏般的简单和享受。阅读量大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

就一生的发展来说,谁从小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谁就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具体到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和阅读有直接的关系。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写作。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

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从中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杜威、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际上就够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孩子的阅读就是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着他的潜能,总有一天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孩子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读着这本书很有和作者心心相通之感,学会了阅读就学会了做人,学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