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淘文网

你的位置: 淘文网 > 工作计划 > 导航 >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1篇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发表时间:2024-03-18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1篇。

无忧淘文网小编根据您的提要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资讯:“高中地理教学计划”,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欢迎您收藏并关注我们的网站。转眼假期生活过去了,新学期要开学了,为了更好完成教学工作,不妨写一份教学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计划,让我们新一年的教学工作利用率更高效。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1

1、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 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 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

A淡水养殖业 B林业

C旅游业 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A.辽宁 B.江苏省 C.台湾省 D.云南省

10、该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沙尘暴 D.地震

11、与图中省(区)甲、乙、丙、丁简称相对应的一项是

A陕、豫、黔、川 B皖、辽、贵、蜀

C皖、豫、湘、滇 D赣、辽、湘、云

12、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

D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13、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 )

①自然原因 ②社会原因 ③经济原因 ④技术原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2

高中地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本学期将介绍的学科:地理

本学期将涵盖的主题: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以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本学期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地球、地貌和自然资源

这个单元将介绍地球、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轮廓以及地球的气候和性质。然后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地貌,并介绍地球的自然资源以及不同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第二单元:人类活动

这个单元将介绍人类活动,包括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业和畜牧业。特别介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等不同背景下探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关系。考虑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第三单元:经济发展

这个单元将介绍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如何评估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模式。其中会特别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能源和资源的关系,是如何平衡经济发展、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保护,并在此背景下考虑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

第四单元:文化传承

这个单元将介绍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如何评估文化遗产的价值。此外,本单元还将介绍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社会和文化衰落的原因,以及主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本学期要求的教学方法:

1. 問題導向学习法

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将许多问题引入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项目式学习法

通过向教学提出一个项目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掘他们的学科背景知识,并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文档撰写和演示的能力。

3.翻转课堂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将翻转课堂的方式,即学生先预习相关知识点,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解答问题和交流意见,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思考和表达能力。

参考课程计划:

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共需18课时,其中:

课程1:地球与地貌

课程2:自然资源

课程3:自然环境与气候

课程4:如何评估资源和环境价值

课程5:素材设计和资源布置活动

课程6:讨论环境、资源评估

课程7到9:不同类型的地貌和特点介绍

课程10到1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各国资源分布及作用。

课程13到14:地球的气候和性质以及人类对其影响。

课程15到16:环境资源评估及其应用的案例研究。

课程17到18:学生参加校外考察或小组研究和讨论的时期。

本学期的第二单元共需20课时,其中:

第一课: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城市化的发展

课程2: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发展

课程3:农业和畜牧业

课程4: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5:素材设计和资源布置活动

课程6:讨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课程7到8:现代城市化发展趋势

课程9到11:工业化、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步伐

课程12到14:你所在区域和国家的发展情况

课程15到16:农业和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17到18: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化中的环境问题

课程19到20:学生参加校外考察或小组研究和讨论的时期。

本学期的第三单元共需16课时,其中:

课程1: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的基本概念

课程2:如何评估经济发展

第3课:模式的分类和持续性的发展

课程4:素材设计和资源布置活动

第5课:讨论经济模式的分类和持续性的发展

第6到7课:经济发展中的环境、能源和资源之间的关系

第8到9:如何平衡经济发展、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保护。

第10到11: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课程12到14:经济发展、能源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变化

课程15到16:学生参加校外考察或小组研究和讨论的时期。

本学期的第四单元共需12课时,其中:

课程1: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文化遗产的评估

第二课: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

第三课:社会和文化的衰落

课程4:素材设计和资源布置活动

课程5:讨论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以及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发扬文化精神。

课程6到8:主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课程9到11:怎样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遗产,讲述中国文化的传承。

课程12:学生参加校外考察或小组研究和讨论的时期。

结语:

本学期的地理教育课程将在分析世界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关系,认识气候、气象、地形、岩石、地层等常规地理容貌方面积极展开。

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信仰纳入教育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在这个总体陌生而充满机会的世界中发现自己的方向,并确定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的需求,在他们的学校和生活中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在未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建立有序、和谐、讲求互助和尊重的世界。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3

高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停留在初中“副科”这一基础上,为了帮忙学生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在这一届高一的地理课安排上与往届相比我做了很大的调整。因为第一册课本上的是自然地理,抽象的东西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今年,我选择了先上高一下册,期望这样的改变能帮忙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好的学好地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1)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

(2)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学习地理。

二、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核心资料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城市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四部分。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采取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资料

三、学生情景分析:

高一共两个班,每个班都有60人以上。因为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进高中前已放弃了一年,基本上每个学生高一地理都是从零开始。

四、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景,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现时生活中得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三、四周学习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五、六、七周学习地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八、九、周学习第三单元一、二节并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为其中考做准备;第十一、十二周学习第三单元三、四节并分析期中试卷;第十三、十四、周学习第四单元一、二节并复习为月考做准备;第十六、十七、十八周学习第四单元;第十九周总复习,为期末考做准备。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景,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本事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本事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地理教学中强化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简便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主要是《世纪金榜》),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本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本事。

4、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6、针对当前的高考改革,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和分析问题的本事,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再难的科目也会学好。通过地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为何“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常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了解了每天的天气预报,电视新闻,出行旅游,高考报志愿都需要地理知识,从传统英国绅士的标志:礼帽加雨伞反映当地的气候,由此推导气候原因主要受西风的影响,可探知英国的高级住宅一般选在城市的西边。再引出湛江买房哪里的风水好等等,饶有兴趣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会倍感轻松愉快。

高一有九个科目,学习任务重。还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已远远不能应付。故高中强调自主学习,我认为首先应学会阅读地理教科书,所以高一的第一节课,就教学生如何读书:

1.看书本目录(了解本章本节书在书中的地位);

2.看书本标题(由大标题到小标题,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看学习指南(看书中的思考题,带着问题去看书,有针对性);

4.浓缩书本内容(把本节课的要点、精华用划线法划出来)。

这种读书方法预习、复习都可行。这样读书,预习,把不明白的地方找出来,听课时目标性强,听课效率更高。复习,把本章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来,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地图是地理科的最大特色,“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我们提倡“左书右图”,但同学们没有养成应用地图的好习惯

没有哪位地理成绩优秀的同学是离开地图学习地理的,地图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臵,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等,它使书本的文字更具体化,更直观,叫人一目了然。我一方面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教同学们如何去读图。

除了学会读图外,还应学会变图(图图转换,图文转换),用图和画图,当你达到这种境界时,地理无图考图的试题,对你来讲,已不成问题,因为你已构建了一幅“脑图”。

地理是一门兼跨文理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对象上至宇宙空间,下至海底深处,大可关注当今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小到关注我们的衣食住行,这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可以学以致用的学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对生活有用。这样,我们把学过的地理原理应用到生活中,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地理必修有三本书,必修1是自然地理,学习难度最大,它和物理、化学、数学联系密切,应用理科的学习方法来学。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学习难度大大降低,但记忆内容多,强调会应用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考试要拿高分不容易。无论学那本书,当天上完地理课,就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午休或晚休前后),马上复习,可以躺在床上,默想课堂学了几个大的要点,每个大要点包含几个小点,想不起来的可翻开书本看看;也可以几个同学一问一答复习,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防止遗忘。如时间充分时,就应先看书,然后做作业或练习。练习应先做,后对答案,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样效果会更好。一周后,再作小结。学完一章,将本章书归纳总结,构建它的知识框架。这个复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跟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不要“积少成多”等到考试一起复习,那样是学不好地理的。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5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高中地理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讲述的主要内容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本学期主要学习和教授必修一。高中地理比之于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综合性、区域性,这既是有别于同时也是难于初中地理的地方,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一学生虽然在初中接受了为时两年的地理教育,但由于地理不参加中考,使得学校不重视,师生不上心,导致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异常薄弱。根据我的个人感受,我所带的学生几乎连最基础的地理概念和术语都茫然无知,可见他们基础之差。另外学生还存在自觉学习意识差,独立思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这是我在教学中必须加以参照和改进的地方。同时,我初出茅庐,在教学能力和技巧上存在很多欠缺,在管理学生、调控课堂上的经验几乎为零,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充分考虑以应对。

我总共带了五个班,其中的一班和二班基础相对较好,其余的班级基础较为薄弱。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各个班级对地理显示出了较浓的兴趣,但是在基础方面的限制很难让他们快速准确的吸收所学知识。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宏观认识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的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我会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优秀教学的标准,把有经验教师提供的建议落实到位,努力提高自身教学和研究能力,做到优秀教学。

2、“青蓝结对”,遇到问题虚心且及时的向老教师求教,充分听取他们对本人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做到精细化、合理化的安排教学。

3、集体备课制度有利于迅速的找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够充分深入学习其他人的教学长处,弥补自身教学方法和能力的不足。学校构建的这个平台我会好好利用,争取早日打造一个新的自己。

4、万变不离其宗,教学中的宗就是教材,因此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教材在如今的课改背景中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使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课堂教学中强调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落实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在课前让学生通读教材,让他们独立完成书本的基础知识梳理。培养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发现问题和在之后的课堂上及时解决问题的意识。上课时,不断设置情景,增加互动环节,活跃课堂气氛,解决学生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课后引导学生复习教材,配以辅导资料的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每单元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巩固,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6

本节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分析如下。

地理学习应落实到地图上,应充分利用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通过教材“活动”,结合图3.6,了解洋流模式的形成。通过阅读图3.5,结合读图思考题,初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和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在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基础上,再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不要求学生记住各洋流的名称,但需要了解不同纬度大洋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为后面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与旧教材相比,删减了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形成的部分内容,总体要求相对降低,但对洋流分布规律的要求却相对提高。

教材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盛行风。接着给出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最后,结合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材的编排顺序、课标要求与学生认知规律存在一定“矛盾”,可重组教学的顺序——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先结合图3.6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简单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接着,结合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即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步步启发和引导下逐步分析、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循序渐进。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并联系第二单元全球风带的分布,边讲解、边画图,简单推导全球洋流的形成过程,最后以图形为基础,概括、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初中地理没有涉及洋流的知识。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针对这一事实,在设计时应让学生充分阅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可选取“鸭子舰队”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遇到的障碍:通过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不知该如何下手、如何表述,洋流的主要成因的分析找不到突破口。

根据对课标、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

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初步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2.根据给出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培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维。

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性质分类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事发地点在北太平洋中部海域,“鸭子舰队”怎么“入侵”夏威夷、阿拉斯加、白令海峡,甚至大西洋海域的加拿大、美国的东海岸、英国等?引出矛盾。)

【师】 好!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57页,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请同学们结合学案的提示,阅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洋流的概念、洋流的分类以及海水运动的动力。阅读完可以举手回答。

【师】谁来说说。

【生】……

【师】很好!请坐!在洋流的概念中,有几个关键词,你抓住了没有?第二位同学,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关键?

【生】……

【师】好,常年的、沿一定方向、大规模。洋流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比如:墨西哥湾暖流的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径流总量的20多倍。

(让学生看教材57页的内容,从教材对洋流定义的描述中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教师展示自己的关键词,供学生参考。引用“墨西哥湾暖流的径流量可达世界陆地总径流量的20多倍”这个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师】根据性质,洋流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其中,暖流是?

【生】……

【师】一般来说,较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较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所以,一般来说,暖流也就是从较低纬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的洋流?

【师】好!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平整的海平面上,海水怎么会流动?

【生】盛行风!

【师】好,盛行风!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随风漂流。表层海水会带动下层海水流动,最终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洋流的方向与盛行风的方向一致。

(学生通过阅读,在课本上找出基本概念,教师小结、强调关键部分的理解)

【师】同学们还记得地球上有哪些全球性的盛行风?请同学们看到学案,图中椭圆内表示均一的海洋,椭圆表示海岸线。请在左边全球风带模式图中,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7

一、学情、教情分析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高中地理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讲述的主要内容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本学期主要学习和教授必修一。高中地理比之于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综合性、区域性,这既是有别于同时也是难于初中地理的地方,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一学生虽然在初中接受了为时两年的地理教育,但由于地理不参加中考,使得学校不重视,师生不上心,导致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异常薄弱。根据我的个人感受,我所带的学生几乎连最基础的地理概念和术语都茫然无知,可见他们基础之差。另外学生还存在自觉学习意识差,独立思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这是我在教学中必须加以参照和改进的地方。同时,我初出茅庐,在教学能力和技巧上存在很多欠缺,在管理学生、调控课堂上的经验几乎为零,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充分考虑以应对。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宏观认识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的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我会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优秀教学的标准,把有经验教师提供的建议落实到位,努力提高自身教学和研究能力,做到优秀教学。

2、遇到问题虚心且及时的向老教师求教,充分听取他们对本人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做到精细化、合理化的安排教学。

3.集体备课制度有利于迅速的找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够充分深入学习其他人的教学长处,弥补自身教学方法和能力的不足。学校构建的这个平台我会好好利用,争取早日打造一个新的自己。

4、万变不离其宗,教学中的宗就是教材,因此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教材在如今的课改背景中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使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课堂教学中强调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落实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在课前让学生通读教材,让他们独立完成书本的基础知识梳理。培养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发现问题和在之后的课堂上及时解决问题的意识。上课时,不断设置情景,增加互动环节,活跃课堂气氛,解决学生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课后引导学生复习教材,配以辅导资料的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6.注重知识总结和测试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每单元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巩固,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8

高中地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课程背景

高中地理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高中地理的教学主要是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本教学计划是针对高中地理第二学期的教学安排设计的,为学生掌握有关的内容,提供有益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人口和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城市规划和家庭描绘的方法。

2.掌握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了解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

3.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原理,了解地震和火山的发生及其影响。

4.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相互作用,认识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学会搜集和分析地理数据,掌握地图阅读和GPS技能,了解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6.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

1.人口、城市和家庭

(1)人口和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城市规划和家庭描绘的方法

2.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

(1)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

3.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

(1)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原理

(2)地震和火山的发生及其影响

4.文化的多样性和相互作用

(1)文化的定义和类型

(2)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地理信息技术

(1)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2)地图阅读和GPS技能

(3)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教学计划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讲解、讨论、实验、互动等方法,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达到直观、深刻的效果。同时,学生应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来实现地理研究。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评价方式

本教学计划通过考试和论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论文主要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互动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周:人口、城市和家庭

第一天:人口和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天:城市规划和家庭描绘的方法

第二周: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

第一天: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二天: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

第三周: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

第一天: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原理

第二天:地震和火山的发生及其影响

第四周:文化的多样性和相互作用

第一天:文化的定义和类型

第二天: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五周:地理信息技术

第一天: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第二天:地图阅读和GPS技能

第三天: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七、总结

本教学计划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设计,针对高中地理第二学期的教学安排设计了多种方法,以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将通过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针对不足之处做出进一步的改进。通过本教学计划,相信学生们将能够掌握有关内容,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奠定未来的坚实基础。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9

高中地理云平台教学计划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云平台概念逐渐普及,并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地理学科也需要转型升级,建立起能够跟上时代潮流的互联网教育系统,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建立高中地理云平台教学计划,以及其相关的主题。

二、高中地理云平台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高中生是信息时代的主力军,他们成长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具有善于使用电脑、手机等科技设备的习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中地理教学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起符合时代需求的云平台教学模式。

在高中地理云平台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沟通、交互等方式,使教学活动更加互动、灵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学生也可以通过云端课堂等在线学习工具,及时获取教学资料,参与各种互动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同时,云平台教学还能够集中管理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经验,形成一个具有完整体系和多元化形式的教育体系,实现网上教学、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有效衔接。

三、高中地理云平台教学计划的实现

建立高中地理云平台教学计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教育资源整合

将各种地理教学资源搜集整合起来,供学生随时使用。这包括课件、知识点详解、作业、考试题目、学科教育视频等。

2. 建立网上教学平台

搭建一套网上教学平台,供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交流使用。这包括视频会议、在线授课、讨论区、互动环节等,从而实现虚拟化的教学场景。

3. 网络智慧化与智能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自适应、追踪、评估、学习、辅助等人机交互型的智能教育系统,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 教育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相应的网络教育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如加密通信、系统监控、安全防范、防护策略等,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学生的隐私安全。

四、相关主题

1. 旅游教育云平台

建立课外旅游教育云平台,将旅游和教育相结合,实现地理课程的多维度体验式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享受旅游的乐趣,还能够在旅游中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

2. 空间信息平台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空间信息平台,打造具有立体感和实时性的教学场景。从地图、影像、遥感等方面进行立体化呈现,提供更为真实和直观的学习方式。

3. 城市规划云平台

建立城市规划云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云平台项目,参与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现,实现地理知识与城市规划的无缝对接。

4. 校园环境云平台

本次云平台计划还可以以校园环境为切入点,建立校园环境云平台,课堂教学和社区互动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等形式,对校园环境和社区发展进行规划和改进。

五、总结

高中地理云平台教学计划的实施,既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能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在实践中,还应不断完善和创新,促进教育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10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更多的跨世纪人才,在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为确保 新课程方案试验不变形、不走样,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高一年级地理教师,应寻找新的教育教学规律 ,探索一条新的教育教学思路,首先必须提高教学思想,明确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目的,然后认真学习“新纲” (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大纲),领会“新纲”精神,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的变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 把握好教材的深度、难度和广度,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肤 浅的认识。

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体现了我国高中教育中地理学科的任务及新的要求;二是贯 彻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的性质和任务。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紧扣“新纲”,掌握新教材 特点,完全按“新纲”要求教学,决不能简单地照以前的旧套路进行教学。否则,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转 轨就成了一句空话。

1.明确新时期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切实转变教学思想。新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明确指出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 和特长,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社会主义各行业 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明确新教材各章节的“教学目的与 要求”,对于“新纲”中要求“理解”的内容,即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必须反复讲透;而对于“了解”的 内容,则作一般性掌握,至于其他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 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摆脱“高 考”指挥棒的束缚,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完全能适应今后的生产和生活而必需的知识。为此,在教学中,对于 新教材删去的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只要简明扼要的讲清现象,而不再需要过细过深地探究其理,如 “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矿床的形成过程”等。

2.正确把握新教材的内容。新教材将原教材中的'“圈层体系”更新为“环境体系”,按人们的认知规律, 从“陆地→海洋→大气→宇宙”,或增删、或重组、或转变视角。一是教材内容的增删,如“海洋环境”和“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大部分是新增加的内容,而在“宇宙环境”中则删减了有关恒星、行星等属于 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二是对有些知识重新组合,“陆地环境”对原教材的有关地球四大圈层的知识和地球的资 源和能源进行了有机的综合和统一,从而加强了教材的系统性;三是突出了新教材的新的主要内容。即原教材 主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而新教材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更加突出了新教材的“可 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如“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等,在这方面我们应加速观念转变,注意新知识、新 理论的学习,并贯彻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即形成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相协调的 新观念。

新高中地理教材在处理教学难点上较之以前有较大的突破,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尽量删减对学 生学习无所帮助的一些内容。如“大气环境”中的“大气的热状况”一节,就删去了旧教材中比较抽象难懂的 “热量盈亏问题”和与初中地理重复的“气温时空分布”等内容;二是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注重分析、推理 ,而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如“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从工业的区位选择分析,就可以看出工业地域和世界著名 工业区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条件,从而既教育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教育学生学会了适应 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三是注重挖掘新教材的启发性、趣味性和直观性。新教材在知识体 系、文字表述以及图文选择方面较之旧教材具有更多的优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增强课堂教 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计划》的目标之一是要使中学教育从现行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因此,教师在应用新教材 、新大纲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新的内容:

1.新教材除了突出旧教材的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外,还着重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使人与环境、环 境与发展成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 重要意义。如“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增加了许多“资源、环境”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 力求完整地突出这一中心。

2.充分利用新教材每个单元的“自学园地”的内容(即阅读篇、技能篇、练习篇),一方面适应不同智能 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能力教育得到落实。

3.新增加了一些让学生动手(如制作地理资料卡片)、动脑(如季风的形成等)、动口(讨论问题)活动 内容,适当地应用这些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积极稳妥推进,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和谐、平等、开发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既能积极应对高考,又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基。认真落实学校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扎实工作,争创先进备课组。

二、本学年总体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我校长期坚持的先进制度,对于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来说,年轻老师较多,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其具体内容如下:

1、每周规定固定时间地点的一次集体座谈,由备课组长强调教学进度及计划。

2、每个老师对上周教学工作总结,谈得失,谈问题,其他老师帮助解决。要注意跟踪处理,直至解决为止。

3、以一名老师主说,本周教学计划、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其他老师提出疑惑再讨论解决。备课组长注意将老师反映的教学中的问题记录并整理下来,并及时解决。

四、做好公开课及听课、评课工作

1、组内成员做到每人开课至少一节,年轻老师两节,保证质量、数量,通过公开课提高个人业务水平。

2、有教师开课时组内其他成员全部到场听课,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

3、做到听课后及时评课。通过同听一个老师的课开展评课讨论,展开研讨,发现教学中问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五、学科作业及批改

1、备课组集体研究习题、作业,争取做到统一,并保证质量。

2、严格控制作业数量,争取做到“精练”。

3、作业及时批改,保证次数。并适当采取面批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把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六、考试与反馈

1、做好命题工作。每次考试安排好命题时间与考察范围,试题应经过严格推敲并集体讨论通过后在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考试后及时总结。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成绩较好的班级由任课教师传授经验;对成绩较差的班级由集体讨论得出原因,帮助解决并跟踪其情况。达到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授课情况的双重目的,并一步步查缺补漏。

七、教研活动

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听取讲座、研讨课等,参加各类评比竞赛等。认真准备,争创佳绩为校争光,与此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学科素养。

八、开展地理兴趣活动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情趣,并对必修教材进行适当补充。

2、安排学生观看录象《__与人》、《__中的天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