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淘文网

你的位置: 淘文网 > 实用范文大全 > 导航 > 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6篇

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发表时间:2024-03-20

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6篇。

无忧淘文网小编为您从网络上精选了一篇“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的文章。每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他人交流思想,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 用笔记下生活中的得与失。请将此页面加入收藏以便下次来访!

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篇1

海城一小埭头校区姜雪芬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此我有着以下几点看法:

1、 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要。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明确教学目标,透彻地去分析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教学思想,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突破重点、破解难点,通过高效合理地利用教材来丰富课堂,让学生学有所得,增进学习积极性。

二、在教学中教师要给自己定好位,扮演好正确的角色。数学活动教学是师生、学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可以说,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辅助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途径来获得知识,形成有效的知识和动作技能,发展积极的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快乐主动地去追求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翱翔于知识的天空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合适的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应当关注学生个体的表现,并给予学生学习适当的建议,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学习,分析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如何根据自我的能力或协同他人的合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教师担任好自己的角色,学生思维一定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们更进一步的全面发展p>

三、应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推进课程改革。儿童是最好的教师,尤其当我们这些青年教师面对这么一群可爱的学生时,自己同时也是一个受教育者的角色,教师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生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更好地更健康地成长。而完成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一个合格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健康积极的人格素养,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很好地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持续发展的环境,帮助学生们获取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对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

2010/10/12

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篇2

全部来自个人收藏,感觉不错,上传到图书馆,与您分享!

全部来自个人收藏,感觉不错,上传到图书馆,与您分享!

为促进课题研究工作更好的开展,我又系统的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使我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对于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 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要让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和语言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所以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厘米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度量、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感受并认识厘米,建立1厘米的概念。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数学是一门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我想学、我想学转变。然后老师通过手和脑的结合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运用大脑,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与同龄人交流的习惯。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对每一个学生我们都应做到公平对待,从他们的性格特点出发,使学生人人都受到应有的数学教育,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活动注重实效

一。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学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活动中的数学元素。

如教学《分数乘法》一课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学,通过让学生自己说想法、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这种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学。这种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2.教学时要把握学科的特点,注重实效性。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要正确处理因材施教与自主学习的关系,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合适的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应当关注学生个体的表现,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更重要的是

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分析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增强学生在教学合作与交流中的自觉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初步学习合作的基本方法。合作的出现要恰到好处,要在学生愤悱时出现。对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概念、法则、定义可以不让学生探究,但对法则、定义的推导,教师要注意其过程的优化,要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对概念、法则、定义进行强化训练,降低遗忘速度;小学生的口算、计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予以加强,巩固练习的时间在数学课堂中要占有一定的比重;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始终把握好教学的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如果说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了学习,那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则给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我们将认真研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让自己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土壤。

全部来自个人收藏,感觉不错,上传到图书馆,与您分享!

全部来自个人收藏,感觉不错,上传到图书馆,与您分享!

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篇3

《课程标准》提出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数学教育关注学生发展这样一个总体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基本的策略。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教育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分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向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全面发展。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变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而忽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培养数学家,不是培养少数数学精英,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不是一刀切的,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的理念:

1.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没有价值的数学,即使人人能够接受也不应进入课堂。数学教育首要的是使学生学习那些既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又是个体发展所必须的;既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未来生活有帮助,又对学生的智力训练有价值的数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在这样宝贵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只学习他们所属的价值(或需要)知识,但我们必须设计一门具有双重甚至多重价值的数学课程。

其实,即使像“测量”这样纯“实用数学”的知识,只要从量化的数学的根本观点来精心设计就可以对学生一般能力的发展、对数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起积极作用。有价值的数学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数学包括重要的数学事实、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必要的运用数学以解决问题的技能;隐性的数学,即集中反映为具有元认知作用的各种思想意识(如函数思想、统计思想、优化思想和计算机意识、应用意识等等);具有智能价值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主要用于分析问题的模型化能力。它主要用于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一般智力意义上的推理能力)以及具有个性建构作用的各种数学素质(如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创新精神、严谨勤奋的科学态度)。

2.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据统计,发达国家从事信息产业的人数约占就业人口的50%。根据这亿计算,到21世纪中叶,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将有数亿人从事第四产业,大多数职业都要求人们具备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等高数学素养。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与卖卖、存款保险、股票证券等经济活动有关的比率与比例、利率与利率、统计与概率、运筹学与优化、系统分析与决策等数学。,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数学知识。

数学语言也越来越流行,或者说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世界通用语言,以其准确、简明、抽象的特质正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天气预报的降雨概率通过电视传给千家万户,各种统计图表北例、百分数、“土”号频繁见于报端性产、交通、股市等遇然不同的领域却用着同样的数学手段。

外出乘火车所携带的行李外观大小限于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cm,就面临一个典型的不定方程问题;“3+x”考试中,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以150分计算,体现加权平均的思想。

大量事例表明,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在突出思维方法、紧密联系生活的原则下,要使每个人都具备估计、统计、抽样、数据分析、线性规划、图论、运筹学、空间等知识还有图表。同时,枯燥的四种混合运算、复杂的算术应用问题、多项式恒等式的复杂变换、na公理系统的复杂欧几里德几何证明等偏离了社会的需要,与数学的发展方向不符,与学生有效的智力活动相冲突的,应删除。

3.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和社会文化氛围,这导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发展潜力。现代生物工程和生理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父母遗传基因所生的新生儿质量是高度稳定的。害怕、好斗、害羞等特征的形成,其遗传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

对胆小儿童的试验表明,教育和训练可以减少儿童的恐惧感,但不能造就一个勇敢的人。人的差异是绝对的。我们应该采取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新制度下的数学课程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普同的数学教育,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理解甚至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为有特殊数学天赋和爱心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对所有学生来说并不是精英数学的对立面。相反,精英数学是全体学生数学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数学可以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可以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也可以为其他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它是所有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对提高人类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数学也是一种人类文化。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已经被人们所接受。目前,我们在教学中所讨论的数学建模问题,往往是指出现在非数学领域,但需要数学工具来解决的问题。例如,它来自日常生活、社会、金融、管理等领域,也来自科学、化学、生物、医学等学科的应用数学问题。

这类问题,往往还是“原坯”形的,要经历一个将原始问题进行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加工过程(即用数学工具、方法和模型的选择、分析过程;模型的求解、验证、再分析、修改假设、再求解的迭代过程)。数学模型被人类广泛地用于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譬如,数学介入经济学使得经济学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革,经济学家通过建模,推动了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发展。难怪从1969年到1990年共有27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14位是因为提出和应用数学方法、数学模型于经济分析才获此殊荣,其他也部分地应用了数学,纯作文字分析的几乎没有。

数学模型寓于社会系统之中。数学确实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4. 从新体系的数学课程产生的背景及其性质的分析中,还蕴涵着如下理念:

(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

增加现代数学中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内容,如统计、概率、估算、线性规划与决策等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或者说同样重要的是,用增强应用,强调从生活实际和学生知识背景中提出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概念的观点,对传统数学内容进行根本性的处理。淡化“能力”一词的空泛运用,更多地关注“认知方式、认知策略”,重视在一般智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数学教学内容需要的观察、猜测、实验、分析、综合、归纳、验证、推理、概括及想象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如果只局限于“数、式及其运算”和“平面几何与证明”的题型训练,将导致模仿与记忆。动手、动口、动脑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特别是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起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交流还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因为解释、推断和对自己思想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数学交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思想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如听、读、看、模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和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如把一个要领用图画或符号表示出来;把图表或实物模型转化成符号或语言)。无论哪种学习方式,均应承认学生个体的认知差距,因人而异。

其实新课改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带来的是一次头脑风暴。这些变革的构想,最后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贯彻和实现,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了解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行,创出一片新天地。

越来越感到知识含量的不足文化底蕴的苍白.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书是迫切的希望!但由于平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一直没有去读.这个暑假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早就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提出了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的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不可救药的学生.这个问题在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在现在也一点也没减少.

在上学期我所教的班级中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就相差了40多分.说起这方面的原因以前我总是归结为学生不用功脑子笨而没有积极从自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以下解答:

这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要"因材施教"也就是学校一直提倡的"即备教材又备学生".

要想因材施教就必须对"材".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这样他们就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读完之后我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呢在不同的班级对不同的学生提着相同的问题留着相同的作业考的是相同的试卷做错之后也不能及时个别交流……所以差生的存在就成了现实.学生不会听不懂老师讲的课程就会违反纪律最终导致恶性循环教师每天被学生折腾的心浮气躁筋疲力尽.

关键词:建议,教师,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中学生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内容摘要:越来越感到知识含量的不足文化底蕴的苍白.

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书是迫切的希望!但由于平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一直没有去读.这个暑假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早就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

谈小学数学中的减负增效

字号: 小中大发布: 2010-12-01 09:49:50查看( 197 ) / 评分( 0 / 0 ) / 我要评论(0)

个人分类: 理论学习

为进一步落实区教研室提出有关“减负增效,开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作业设计质量”的总体要求,我校积极响应,一年来,围绕课堂教学主阵地之中的巩固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进行实施探索,寻求减负增效的方法,对课堂作业的精心设计、安排,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思路与策略。通过研究,大家普遍认同: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当中的“教”的有效策略,而且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习、学得如何、思考方法与能力的拓展、延伸等等。

学生作业安排的精、巧、细、量,关乎孩子学习负担重、轻与学习兴趣浓、淡。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只有把学生作业的有效设计、安排与实施的有效教法,统筹安排科学搭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达到减负增效。

一、精选数学作业题

所谓精选数学作业题,我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进行挑选,自己先做一下,看看是否有价值;或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比如,我会挑选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练习集中对比展示,这样的练习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当前,各种书店里有着纷繁多样的教辅资料,我认为,我们可以参阅它,但不能机械地任它摆布。每位任课教师对自己班里学生的情况一般都是比较了解的,因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解决了教师批阅量大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篇4

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掌握了最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指导着我。《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数学学***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同时也是数学思维能力的获得。在我看来,也许思维能力的获得是数学的基础。孩子们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信息过量的世界。

当他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时,他们需要吸收与自己相关的有用信息,丢弃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这就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的学***,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有意义的学***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新知。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对两种推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做了要求。那么,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在三年级下册中的《生活中的推理》这一课有了明确的体现。

中间对学生的要求不太高,只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合理推理能力。虽然整本教材只有一门专门为推理而设计的课程,但推理能力在不同内容的课程中有一定的渗透性。比如:

在20以内学习进位加法时,让学生探索9+5=?有的孩子会说,我知道10+5=15,那9 +5=14,这个孩子就很好地进行了推理,又如,在三年级上册学***三位数(中间有0)除以一位数的列竖式计算方法后,放手让学生探索三位数(末尾有0)除以一位数的列竖式的方法。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新标准》的出炉,提醒着老师们要重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下面谈谈我对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后的几点体会。一是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二是强调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能力;三是内容强调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

然后因材施教。

经验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的基础。没有亲历的数学活动就谈不上经验。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

“数学学***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所以新课程大力提倡“做数学”。不过光“做”也不行,还要善“思”。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对“做数学”的过程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反思自己如何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处境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积累起宝贵的数学经验,才能找到开启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标准》中更加强调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类比、归纳等多种数学思考方法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问题解决在数学课堂上就有了更重要的作用和使命。当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须建立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

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复习、反思和总结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篇5

在“20xx版新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发现与创造的过程”的要求,并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课程实施建议”中又强调了“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考试作为一种典型的终结性评价形式,似乎很难评价学生的学***,但科学的命题却能对学***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综观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综合题、应用题、探索题占了一定的份量,这些题型是评价学生数学学***的重要素材.综合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学***整理与反思,考虑所学数学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这一知识与其它学***的哪些知识相关,可否列出这一领域数学知识的网络结构图;应用题要求学生平时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的实际问题情境中,自觉进行数学地思考,认真分析问题,试图建立数学模型,并予以解决,逐步积累解题经验(解题的一般方法,而不是“题型”方法);探索题要求学生平时学***不能只是简单模仿与记忆,而应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学***.这些题型不同于常规题型,往往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学生一般不能按照固定的解题模式,根据熟练的“题型知识”来解决它们,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中,注重研究性学***,把数学学***变成自己的数学研究过程.平时一直在从事数学研究性学习,考试时解决几道研究性数学问题就不足为奇了.相反,如果平时没有研究性学***的积累,学生在考试时就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几个研究性试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那种“套题型”的教学可以休矣,而且在现在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也应该休矣。

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篇6

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中心校吕大忠

教育部2011年颁发了义务教务课程标准,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同时,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课改实验,为此,我校数学教研组也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进行课程标准的学习,并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新课标落到实处,下面就学***学课程标准,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1、 新课程标准下的师生交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教师,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中“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另外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是跟着老师走,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抄袭。缺乏主动和创造精神。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与互动,是师生之间的相应交流。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缺乏充分的信任,在讲课时,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话多,重复的话多,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说。教师的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学习。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叶圣陶先生说:

“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教师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另外,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新进展情况。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将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三、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而是组织开展种种认知性学***,师生共同参与**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是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一系列信息加工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扩展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过程。

因此,科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在展示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进而发展各种能力。教师应时时刻刻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课型特征,挖掘出教材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巩固和训练,最终达到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真正“会学”的目的。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暖的友谊时,课堂教学气氛必然会轻松愉快,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反应的敏捷和思维的活跃都处于最佳状态。

同时,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学生对自己的热爱和期待也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