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淘文网

你的位置: 淘文网 > 实用范文大全 > 导航 > 读《又是春秋》

家春秋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0-09-01

读《又是春秋》。

随着人们的教育水平的提升,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实用文书,实用文书是具有实用性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实用类文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又是春秋》”,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又是中秋》是梁晓声先生的中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情节起伏跌宕,用了多处倒叙、插叙且笔法圆熟,凝重,是一篇不错的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老隋,以我和老隋的友情、经历为线索。老隋当年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当宣传干事,曾组织知青的文学培训班,我就是其中一员,他给我很多关照,后由于我们议论国家形势,有被打成反革命的危险。老隋凭着他丰富的经验和干练的才能将此事平息。他又在我处于不堪之境时将我推荐给黑龙江出版社,又推荐我上了大学。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兵团解体,老隋无用武之地,失落无比。他终于耐不住寂寞,在被提升为处长后还是辞职下海了,他身边有了一个女秘小叶。老隋想成为大老板,但他的一次次计划都成了泡影,以致他成了在南方靠打工为生的老打工仔我多次劝他放弃梦想,他却始终沉浸在老板梦中,其间他的家庭破裂,被开除公职和党籍。他常因窘迫在来北京时寄居于我家,我们相处开始有了裂痕和矛盾。

一个冬夜小叶扶着醉了的老隋到了我家,他身无分文,小叶终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老隋。不久,老隋一身空空地离开我家。

几个月后再见面,他又发迹了,开办了一所私立学校。但是最终因为学费很高,宿舍简陋,伙食低劣,员工工资拖欠,账面几乎无款,学费不知去向,成为一名在押犯人。

这篇小说很有悲剧色彩。反映了大变革时代对人的影响。本篇小说令人深受教育,用真实可信的情节告诉人们:人活着不能只为追求金钱,然而又有多少人不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呀!作家梁晓声给这些人敲响警钟,给他们上了一课。

fw92.com扩展精选范文

吕氏春秋名言名句摘抄


吕氏春秋名言名句摘抄

1、天不再与,时不久留

2、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则圆,则必规矩

3、尺之木必有节,寸之玉必有瑕疵

4、有民有纲有纪;引其纪,万目皆起,引其纲,万目皆张

5、自古皆有死,民无从不立

6、君子反道以修德。

7、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8、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9、以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0、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11、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1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13、至长反短,至短反长。

14、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15、孰能无为,故能使众为也

1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于千里,不期乎骥骜。

17、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1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19、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20、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或乎?

2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22、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2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24、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骛。

25、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26、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

27、至长反短,至短反长。

28、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

29、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则圆,则必规矩。

30、欲不正,以治身则夭,以治国则亡。

31、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

32、义,小为之则小有福,大为之则大有福。

33、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

34、言之易,行之难。

35、言极则怒,怒极说危。

36、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37、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38、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39、孰能无为,故能使众为也。

40、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41、事师之犹事父也。

42、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43、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44、目之见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

45、乐之务在于心和,和心在于行之适。

46、君子反道以修德。名人名言

47、夫乐有适,心亦有适。

48、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物。

49、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也。

50、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51、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52、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53、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54、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55、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56、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败莫败于不自知。

读《窃读记》后感


我们的先贤说: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外国大作家高尔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书是我们的良师也是益友。最近我和作家林海音交上了朋友,并读了她的《窃读记》,我被她那种对读书的执着深深地震撼了! 

《窃读记》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一个名叫林海音的小女孩每天都去书店里看书,她很快乐也很惧怕,因为没钱买所以只能去偷偷的看,每次去看书都是提心吊胆的。她每次读完书后,精神之田就会有一种丰收的喜悦,虽然长时间的看书眼睛会很难受,身体很疲惫,腿站的也很累,但是心灵却得到了成长。并最终成为一名大作家!

看完《窃读记》,我感觉到作者对书的渴望是强烈到了极点,见到一本好书,就会像一匹恶狼见到一块肉似的,贪婪的读着。如果拿我和作者相比,赢我不在话下,也使我感到很惭愧。作者在没有钱买书的情况下偷偷的上书店提心吊胆的去看书,而我却有良好的条件,根本不需要偷偷的去看书,还不珍惜,那么多书买来之后随便翻翻就完事了,放在柜子里,多长时间都不读一次。与小作者相比,我真是当之无愧的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深感到了一个爱看书的人将来必定有所成就,一个不爱看书的人是很容易被社会淘汰的。从此后我就有意无意多找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去看,刚开始也很难进入角色,专心不起来,表面上看我在读书,其实我的心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的这种态度与《窃读记》中小作者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幸运的是每当我想放弃时,林海音那种执着的读书情景又出现在眼前,难道我比不上一个小女孩?对,我不能输!有了这动力,我再次回到书海中。于是我还制订详细的读书计划,慢慢地,在近一个月时间里,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阅读着,古代经典《弟子规》让我懂得孝顺长辈,为人处事;《爱的教育》中同龄人一个个真实而友爱的故事让我感;《昆虫记》作者带我走进一个五彩斑斓,有趣而神秘的动物世界读书让我痴迷,我像一只小书虫在书页中不知疲惫地啃,读书让我疲惫,同时也让我快乐!

读完《窃读记》让我受益匪浅,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读书亦如此,一定要牢牢记住,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读《论语》


家里有两个孩子当听众,对于我这个好讲话的人,确是方便。高兴起来,便向他们高谈阔论一番。老子的话,有理无理一个样。孩子识趣,只管听,不争鸣,这往往使我越谈越惬意。

这一回,跟孩子又扯开了《论语》和仁的话题。《论语》这部书,多处谈及仁。

然而仍纯粹以我做老子的身份讲话,望文生义,借题发挥,且自以为是。涉及到古代文献典籍,我的态度大率如此。我偶尔翻检《论语》,就像翻检时下流行的文艺报刊,根本算不上研究。而作为文学作品看,我认为《论语》是上上乘的。

我喜欢《论语》的那种心安理得;

我喜欢《论语》的那种从容不迫;

我喜欢《论语》的那种深入浅出;

我喜欢《论语》的那种意味悠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论语》一部书开头这几句,如一支优美的牧歌.它好像在欣赏生活,礼赞生活,在提示着生活的一种至高至美的境界。

它要求人们学,要求人们习,学而习,人才能成为君子。君子这个字眼,好像不完全仅仅显示人的社会地位.我觉得它还包含着对于一个人的教养、修养、生活态度和志趣的评价。人之所以成其为君子,亦即人之所以成其为较高的人了。而从中便有了说,有了乐,有了不温。这光景,是很不坏的。

读《论语》会使我想起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调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如同孔子强调学而习,陶渊明强调归而追。不能一去不返,一放难收,要回来。回来并非无所事事,在归中而另有所追,亦即从另一人生境界上重新出发,重新前进,这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积极。无论就《归去来辞》的这几句话,还是就陶渊明的整个作品,都具有《论语》的那种心安理得,从容不迫,深入浅出,意味悠长。陶渊明以他的作品和实践,体现了孔子至为向往而终生都不打算享有的风乎舞云,咏而归的那种与自然相亲相近的生活状态。怎么人们老把陶渊明视为避世者,而不看见他也是孔子的传人呢?陶文陶诗的思想风貌,温柔敦厚,充满了爱心;笔调亦直亦曲,亦方亦圆,如倾如诉,如叹如咏,这般文笔,我以为只能从《论语》中得来!

读《活着》


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不多的人物和相对于这些人物而言太多的死亡。小说的主人公福贵成为惟一生存下来的人。这种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小说以活着为题的深刻的含义。如果在平稳的生活中所有的人物都能经历了所有的磨难得以生存,无论他们的生存状态到了末了是如何,是属于幸福或者困苦或者平庸中的任何一种,主人公都不会深刻地感受到活着对于他个人有着多么巨大的意义。福贵在整个小说的故事历程中就是通过一次次感受身边的人的死亡来重复地体察自己的生存,并且用他自己的生存来纪念别人的死亡。对于一个小说中的人物而言,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重复着对死亡的观察和纪念实在是一件

相当残酷的事,在现实中的人恐怕没有谁能如福贵那样承受,而更残酷的是福贵在观察和纪念了那么多的死亡以后活了下来,并且从观察死亡的哀伤中超脱出来。在这样的故事面前,作为读者的我很难从同情和敬佩中选择出合适的心情去对待福贵这样一个历经了财富的消失、历史的更替、家庭的沦亡而最后仍然有勇气生存的人物。他确实有值得同情的遭遇,虽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必须由他自己负责,但是他的对生存的义无返顾的坚持给人相当的震撼。

作为一个故事而存在,小说不会有太多的感人的力量,至多是个典型的悲剧故事。但是作者的叙述方式给了小说超越了故事的力量。在叙述这样一个残酷的与死亡结缘的故事的时候,作者用的是交错了历史和现实的第一人称的表述,仿佛福贵在你面前向你陈述他自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所经历的一切。历史上的风风雨雨淡淡地隐藏在故事的背后,虽然自始至终都影响着故事,影响着故事中的人物,影响着故事中的人物的生存状态乃至决定着人物的生死,但是历史并没有妨碍人物在故事中的性格的同一性,也没有妨碍小说如同叙述故事般的表述方式。在整部小说里,作者的笔调既没有讴歌人物的热情,也没有漠视生存与死亡的冷淡,而是一种贯彻着通达的平静。这种平静一定是作者深刻思索的产物,因为似乎只有这种平静才能体现小说的震撼力。太热烈的笔调可能使故事落人庸俗的悲剧故事的行列,太冷淡的笔调或许会因为小说中太多的死亡而显得奇诡,而这种恰到好处的平静使得作者的精神力量贯穿到每个句子当中,让死亡以及死亡的数量都成为推动故事向前进的力量,也成为完整福贵这个主人公的性格和人格的力量。这样的力量的体现也许正是余华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原因之一。

《活着》在我的印象里是一部探讨生命长度和生命意义的小说,一个悲剧性的故事因为余华独到的叙述和独到的力量而放射出理性的光辉。在一切透视生命意义的小说里,《活着》在余华的笔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