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淘文网

你的位置: 淘文网 > 实用范文大全 > 导航 > 读《木兰诗》有感

改写木兰诗

发表时间:2020-09-01

读《木兰诗》有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家都会有需要写实用文书的时候,实用文书给我们证明了它存在的意义,对于实用类文书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木兰诗》有感”,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许久许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木兰的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余年。这动人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而木兰作为古代妇女的榜样,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礼教和等级观念的禁锢,将大多数的妇女调教成了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成了一种没有独立和自强意识的社会附属品,这是十分可悲可叹的。然而在这众多弱女子中,木兰挺身而出,创造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神话,为中国妇女狠狠地争了一口气,不禁让人拊掌叫好。

记得莎士比亚曾说过: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这句话是不能放在天平上称量的,因为它带有明显的狭隘性。纵观漫漫的历史长卷,有哭倒八百里长城的孟姜女,有出塞顾大局的王昭君,有冒死救父的堤萦,有勇斩蟒蛇的李寄,有损身不恤的秋瑾,有镭之母之称的居里夫人,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这一个个名字无不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难道还能说女人的名字是弱者吗?

妇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只有通过她,男人才能发挥出他的全部潜在力量。这是易卜生说的。不错,当今世界,女性凭着坚忍的毅力、顽强的意志、深刻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撑起了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半边天。如果说女子有弱点,那无非是在体力上略逊男子一筹,但是女子内蕴的精神力量,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便是男士们也会自叹不如的。妇女们在追求解放,破除几千年的传统旧习上,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她们在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付出了无数血汗,她们的忍耐力与反抗力便是在风暴下也不会摧折的。

身为一个女孩子,我感到既自豪又自信。同时我相信,我们女孩子同样能在学业上与男孩子一争高低,同样拥有光辉灿烂的锦绣前程!

小编相关推荐

读《警察和赞美诗》有感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欧亨利的名篇《警察和赞美诗》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听来可笑,却又令人心酸的故事:失业者苏比饥寒交迫,为了能到监狱中过冬,三番五次地故意犯罪,却一直不能如愿;而当他听到赞美诗,内心受到震动,想重新做人的时候,却无辜地被警察抓了起来.戏剧性的结尾出人意料,像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木刻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比的遭遇正是资本主义国家许多失业者的共同遭遇。因此,小说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它使我们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是非不分、善恶棍淆的本质。

小说中有许多鲜明的对比,揭露了统治者的虚伪。例如两个侍者千净利落地把苏比往外一叉,正好让他摔在人行道上,路旁的警察仅是笑了笑,就走开了与匆匆跑去搀一位穿晚礼服的女士过马路,免得她被车撞着两处描写.苏比被打,警察根本不予关心,为什么?因为他是个穷人,而穿着晚礼服的女士很显然是上流人物,苦察才殷勤地为她服务。警察对待两种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跃然纸上。这些细节描写使我们看透了警察的警服和皮肉,看到了他媚富欺贫的灵魂。这个貌似文明的警察是多么虚伪啊组作为那个社会法律的执行者,警察的行为是不足为怪的,因为那个社会夭夭宣扬的就是富人的高尚和穷人的口卑劣然而,它却使我们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的虚伪性:它是为富人服务的法律,在他们那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根本不存在的。

苏比受到赞美诗感化后,正想改邪归正,可这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遨捕了他.在这个社会中,犯罪可以逍遥法外,而无辜者却要遭到法律制裁,这和我国封建社会中窃国者侯,窃钩者诛简直异曲同工。可以说这是个是非颠倒的世界!

我们还可以往更深的一层思考,设想一下苏比究竟有什么出路.他失业了,生活来源没有了,面前只剩下两像路:一种是去偷去抢,靠损害别人来养活自己:另一条是活活饿死。苏比的善良使他不愿走第一条路,而他又不甘心冻饿而死,于是他想出了一种折中的方法:假犯罪,真坐牢,在有充饥之物的监狱里避一避无情的风雨。多么可怜啊:可惜的是,苏比设计的道路依然走不通,他想堂堂正正做人时,

文明替察马上露出了狰狞的面孔,把他的最后一点希望击得粉碎.这就是小说为我们揭示的现实。

小说的题目《馨察和赞美诗》,也有十分深刻的讽刺意义,警察维持着富人物质世界的秩序,赞美诗用欺骗的语言和美妙的和声,统治着穷人的精神世界。对苏比这样的先业者来说,坏听赞美诗的劝导,挺而走险就要在精神上堕入地狱;而当他再一次被欺骗、企图去追求上帝的时候,又掉进了人间的地狱。这就是那个社会中劳动者、失业者的命运。

读《题赠中学生》诗有感


读董必武《题赠中学生》诗有感 激流澎湃,铸如雷鸣,无数只小船在逆水中行进,每个撑篙人都在竭尽全力拼搏,浊浪滚,旋涡转,有些行舟人手里的篙渐渐松劲了,湍息的流水却不给他以丝毫怜悯,皂不留情地将他冲向下游,一落千丈。此时,又有许多人手爪的篙子一篙比一篙慢了。在这触目惊心的当头,一个焦虑急促却又充满力量的呼喊声在岸边响起:用力撑啊,松不得!用力撑啊,松不得这就是董必武先生《题赠中学生)》一诗第一句,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给我最深刻最强烈的印象。 作为一个中学生的我,深深地感觉到,董老的这首诗表达了老一辈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深切关怀。这是老一辈对青年一代一的真诚的呼唤,谆谆的教诲,也是一个老人的经验之谈。追溯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历史上,出现了多少战功赫赫、名垂青史的军事家,出现了多少石破天惊千古流芳的诗人,出现了多少为民造福硕果累累的科学泛匠,出观了多少为寻求到真理甘越头烦勇洒热血的革命志士。然而这些,都是经大浪沟沙而后成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一生珍借光阴。尤其是在年青时代就能 惜秒阴,能在逆水行舟时用力撑,不松劲。他们有那恨不得拄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f-I的诗仙李白; 有那负;;:l%}曳展,行深山巨谷,足肤教裂而不知的大学士宋镰;有那是把别人竭咖啡的时伺也用在学习上的大文豪鲁迅;还有那大江歌罢掉头东,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周恩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毛泽东。谁不是声惜秒阴的楷模?谁不是逆水行舟用力撑的英雄?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读书,当然也包括做人,不做逆水行舟的英雄,便只能傲随波逐流,的儒夫。一个人想避开逆水 行舟是不可能的。

自古以来,只要河水流,就会有逆水。但读书做人中的逆水会因对代、环境不同而不同。看古人,匡衡凿壁,孙康映雪,那是由于家境贫寒的逆水;看老辈,遭屠杀,爬雪山、过草地,那是战争时期的逆水,;看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遭迫害,蹲牛棚,老师被叫成臭老九,那是属于白卷英雄、知识无用的逆水;看改革中的今天,学生读书学习同样会碰到逆水,那就是读书无用, 读书不如做工,读书不如做买卖能赚钱。不妨看看,据光明日报报道,1988年全国小学生流失率达约三百万人。不仅小学如此,大学也是一样。另据杭州日.披露,今年报考浙江大学研究生的人数只有412人,其中l转人,比去年下降47.2%,为138 i年以来最低的一年,长此以往,将会如何呢?目不识丁的文盲增多,高级技术人员减少。可想而知,那便是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衰退。二十世纪末赶上先进国家的希望怎能实现?

那么,我们在逆水行舟,中怎样去成为一个胜利者呢? 有人希望逆水能流得缓一些;有人希望别人去替他 拉纤,如依赖家长,依赖同学,依赖

家庭教师。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试间,世上何处没有困难?世上何处没有逆水?另外,如果有一天拉纤,的人病,了,那该如何是好呀?我想,要戍为逆水行舟,的胜利者,唯一的办法只有自己撑右。 力从何来? 第一,要有毅力。借苏东坡的话说,就是世之立大事者,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早 也说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没有毅力,陈景润怎能摘下哥德巴赫猜想这顶皇冠;没有毅力,中国女排怎能五次蝉联冠军;没有毅、力,我们又怎能成为现代中国的脊梁石- 第二,要向好的看齐,向领先的看齐,以此鼓励自己更加奋勇向前。

象年仅十四的熊倪,以洛加尼斯为目标,向他看齐,终于成了一颗闪亮的世界跳水新星。 第四,我们还要记住父母、师长、老一辈的谆谆教诲。想我们的父母,吃尽了文盲或文化低的苦,为培养我们,节衣缩食,只要有利于学习,对我们总是有求必应。他们望予成龙,望女成凤,想我们的老师,为培养我们,含辛茹苦,伏案夜书,染白了两鬓的黑发,刻深了额前的皱纹;想我们的老一辈,为了我们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死而后已。假如我们仍不珍惜这些,荒废学业,虚度光阴,那真是愧对父母,愧对老师,愧对长辈,也愧对自己生 浊浪滚滚,涛如雷鸣,第二次读书无用论来势凶猛。同学们,我们都是在逆水中的行舟者,面临着一次更严峻的考验。看!董老已站在那高高的云端,在大声对我们呼喊:年轻人,用力撑啊,松不得,用力撑啊,松不得!

读《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有感


近日,读了秦文君小说系列《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感触不少。文中的刘格诗,一个邻家男孩的形象吸引了我,他自喻倒霉先生;他长粉大个子却有着一个儿A般稚气的心;他不喜欢所在的学校,认为那里有许多可笑的事,但却不由自主地维护学校的荣誉;他非常排斥他的父亲,发份不做那种落气沉沉的人,但有一天他愈外地发现自己越来越与父亲有惊人的相似;他对本校的三位女生怀有单纯的爱慕,但渐渐她们的目光越过了他;他发狂地嫉妒班里的天才学生,最后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正在这时,他遇上了一场可怕的家庭变故,他惊异地发现他的少年时代就这么过去了。

简单来说,刘格诗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普通到时时刻刻都可以在身边找到。他经历过的每一件事,可以说我们都遇见过。秦文君用一种明快、平缓的文笔把刘格诗心中的自白如涓涓溪流般慢慢表达出来,让文中的每个人鲜明的个性都凸现出来:极其精明的陈应达;调皮捣蛋的鲁智胜、贾里;漂亮的张飞飞、林晓梅;油嘴滑舌的张喃洒;古板严谨的刘父;温顺的刘母都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秦文君的小说一般都以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能算是一部代表作品。她的作品大多以乐观向上、积极主动的故事为主线,同为描写少年生活的作品《三重门》就大大不同,《三重门》男主角林雨翔心理发育得比较成熟,言谈举止与刘格诗的慈厚单纯相比就显得老练得多。也许是家庭背景的原因,与林雨翔相比,少年所富有的清纯拙朴在刘格诗身上,就令人觉得可爱许多。

这本小说写出了青少年成长中的痛楚与艰难,酸甜与苦辣,折射出吾辈与父母的价值观的差异,与老师道德观的不同以及同学间的情感冲突。

从刘格诗的身上表现出了青少年对异性旅胧的好感,对老师的不满,对同学的嫉护和羡慕,对朋友纯真的友谊,对父母的叛逆等等。令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这是一本富有青春气息的小说,我喜欢这种文学作品。

读女诗人的诗


在近二十年的诗坛上,王尔碑的诗作和名声,新老诗人有目共睹,凝炼深邃,富于哲理,这与她的编辑生涯和爱诗写诗的敏思睿智有关。好的诗还必须连绵隽永,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老先生的诗句所指那般鲜活。

她是四川成都东北盐亭县木龙弯人,生于大革命时期1926年12月15日。本名王婉容,痴于诗,家兄赠名王尔碑,曾用笔名海涛、王念秋、方笑云等。1948年考人重庆南林学院外语系,建国后在省城报社供职35年。离休后仍写诗,散文,风格精短隽永。

她由伊犁人民出版社以西部文丛之一推出首本散文集邮寄给我时,在扉页写几句话:丽采,这本小书多是同你聊天,让你了解一个老人的往事片断。若你有兴趣看完,望暇时来信说说你的观感。如何?

书不太厚,仅16.5万学,分五辑及附录,共计194篇精短散文,附录是一些文友评她的诗作的。毕竟是女诗人的视角,又是老编辑,自然别具一格。给人总的印象是:文笔奇崛隽永,意蕴深远旷达。大姐生活在关府之国,又有解放前蒋家王朝临时以山城为陪都的学生生活诸多感受,才思敏捷,儿女情,身边事,新时代新潮情与坎坷,信手拈来,娓娓叙述,含情脉脉,往事沧桑笔纵横。

正如诗人在书首自序中浓缩而言:往事如绿叶/一叶一朋友,一叶一人生。多么别致艰辛。

在第一辑25篇中,主要追忆往事,亲眷,师谊,友情,生日乐趣,尽在字里行间,如风情画。

在第二辑26篇中,写民情风俗人和事。以黑天鹅女师长的不幸经历,抒发了女性在逆境中的种种抗争。令人钦敬,艳羡。雨花台,歌乐山,南海,峡谷,高原风的优美、豪爽、意蕴灵秀深刻。对于老抠的隐私和眼睛的谈吐,礼赞生命的奔放。

在第三辑杂色花瓣的4篇散文意境中,千姿百态地遴选丰富多彩的生活某些镜头,对云溪,对岩石,对帆,对画,对井,说小论大等等,都富于精巧玲珑的意趣,新奇独特,见仁见智殊异。

对于四辑的长文三篇,抒写一个爱母亲的人等,诸成炎,谭西,长生伯的故事,情殷殷,意切切,深沉悲枪。

最后在第五辑中,集中收罗为诗友们作序言的真知灼见计12篇,各有千秋,独辟蹊径。

总之,读君一本书,胜晤十日谈。虽然笔者无论诗气与文才均远远不及尔碑大姐的造诣,但有别于旧时代的文人相轻之弊端。我虽不才,唯愿广学各方前辈之长,包括尔碑在内,取长补短。

读《红岩》有感


在六年级上学期,我上了一篇课文叫《别饿坏了那匹马》,书中提到了叫《红岩》的这本书,勾起了我的兴趣。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江姐受尽苦刑,可却还是宁死不屈,这本书中的战士真是可敬可佩啊!

这本书主要讲了1948年,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时候,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许多英雄都牺牲了,最后成功抵抗了敌人。

在生活中,我总是遇到一点点困难便会想到放弃。比如:遇到一道难题,我便会放下手中的笔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去仔细地思考。但读了这本书,让我不禁感到愧疚。也是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为什么五星红旗是那么红?那是因为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它;也让我知道了为什么祖国现在那么繁荣昌盛?那是因为英勇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中国,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又让我知道了为什么今天的我们过得那么舒适?那是因为那些品德高尚的革命先烈为我们开辟了新的道路这时,我想对革命先烈们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的付出也不会有现在的中国,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的,让祖国继续发扬光大。

我一定要向革命先烈们学习,做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们,回报社会。

读《黎明》有感


读了艾青的文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满怀希望。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我从未见过你,你可曾知道:黎明,为了你的到来我愿站在山坡上,向欢迎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向你张开两臂因为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这段诗在我的记忆隧道中永存。

今天,我再一次与艾青同志见面,与他那些饱经尘封的文字见面,也再次认识到他那对光明的期待与渴望,对光明生活的向往,那坚持光明的初心,让我肃然起敬。一次又一次,他用那真挚的笔触抨击我的心,让我不得不铭记这位现代诗坛的伟人,不得不为这永恒的诗坛丰碑提起敬畏之情。

读《黎明》,仿佛已经置身于作者身边的黑暗,我看见身处睡梦中的你并不踏实,我只身闯入你的梦中,听见了乌鸦的哀蹄,听见了车声的隆隆,听见了汽笛的嘶叫,听见了雄鸡的报晓。我听到的这些声音,也是你所听到的,我触摸到你心中的渴求,渴求光明的到来。

早晨,你从睡梦中醒来,我随着你游荡,在这个远方的城市,在这个薄雾蒙住建筑物的早晨,你在街上无目的地奔走。我第一次体会到黎明给你到来的自由让你的心情如此的愉悦。

这一刻,我猛然醒悟,理解到你心中对光明的真正渴求。我知道你会依永远坚持的耐心,去坚持在铁黑的天与地之间刻画出的一丝白迹。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站在我面前,举着双在磨炼烧灼的双手,问向东方:黎明怎么还不到来?就在这时,光明披着火焰,驾着七彩祥云奔驰而来,那一刻,你压抑在内心的感情终于迸发出来。那一刻,你带着泪眼,微笑着扑向光明的怀抱。我轻轻关上那厚重的一页,我知道含着泪的微笑终究有了回报。

坚持从黑暗中挣脱,坚持争取光明。我不禁想起鲁迅坚持解放国人的思想,弃医从文,一切从零开始,他的给予,让国人在黑暗中未来的光明;我想起从小失去感知世界机会的海伦,在黑暗中坚持挣扎,最终拥抱光明,成为世界的巨人;霍金用仅有的三根手指,作出引世瞩目的成就,他同样没有委实于现实带来的黑暗。

坚持,挣脱生命中的黑暗,去尽情拥抱你所争取来的光明吧!

简评:读艾青的诗,读的是国家的苦难史,读的是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小作者满怀激情地向我们道出了读了《黎明》后的铿锵誓言:坚持挣脱生命中的黑暗,尽情拥抱光明!

读完《黎明》,小作者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心怀国家,追逐光明。小作者的心已经与艾青的心灵融为一体,不自觉地引导我们所有零零后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读《诗经》有感


于千万书海中拾起了你――《诗经》,将你在经典中沉淀的灰拂尽时,朱颜展现,自那刻起,我便将心脏献给了你,人生路漫漫但光阴很短暂,你用经典的力量在我倾城的时光中留下了最美的一笔。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你的封壳是轻钞纸的,上面描绘着一幅小河荷才露尖尖角的景象,微风来,轻浅笑,一抹桃粉色就浮在花瓣上,身旁的荷叶兜着一盘子的珍珠给荷花少女,好不可爱的女子啊!如此美妙,我便忍不住想要了解你更多了

当你来到属于我的读书时光时我就倾心于你了,想到这我就知道我对你的感情还会上升到爱的地步,爱不是简单的。你是中国古代千年的美的一粒结晶,你的身后有唐宋元明清几代诗人临风把酒的吟唱,身前是诗词歌赋的朝拜,你不简单,爱你便要有承接泱泱千年情感的准备。不过你已历透风雨洗濯,驾着洁白细腻的云朵,披着轻盈的蚕衣,盘着低垂的青髻,款款至我面前,别不信容颜可以永驻。书中自有言如玉,所以这是一位白首不惊,风骨不危的美人。

《诗经》是个素朴的女子,她以赋,比,兴,风,雅,颂为六义,有一词风骚中的风就是指其中的《国风》;她风轻云淡,只愿带诗歌雅韵来与世人共享,她像一池春水,洗去凡尘铅华,还原一个本真与你。

现代社会可谓日新月异。颠簸泥泞的老路被压路机走过变成一条条的油柏路,公子赶考不必跋山涉水,信息也不只从书中来了;手指轻轻划,鼠标轻轻动腾讯八卦轰炸手机、电脑,我们似主动却被动的接受着好、坏混杂的各种新闻,在这一滩的浑浊中许多人迷失了自我。庆幸我在信息的乱世里遇到你,原来,之前的漂泊不定是为了在向你靠近啊!他们说你承载的东西太过厚重,既然是爱你的我便可说出很多理由。《诗经》是我国传统的经典,她说的是我们祖先们在世间经历的生、老、病、死,爱、恨、情,她很简单,她来自生活;人类一代代的繁殖连基因都还保留有祖先的一部分,祖先们是把生活揉进《诗经》里的,再把《诗经》唱到骨子里,我们中认为她厚重的人只是还没发觉自己对她的爱吧!,世事喧嚣,从骨子里找出《诗经》。

《诗经》中有祖先们生活过的气息,每当想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的诗句我总是迫切的想要有一个南柯梦,穿过树洞,看看前世的自己,这是一种十分奇妙的体会,是其他书籍不可取代的感受。

不过她也是个令人成长的书。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我第一次从妈妈,外婆以外的其他人口中知道一个女孩的标准:一个女生可以没有华美的丝绸罗袍,没有倾城倾国的绝世好容颜,也可以没有富可敌国的完美家世,但是,必须有灵魂,用灵魂去支撑的女孩,怎能不是窈窕淑女?又何求无人爱呢?是啊!爱人是要爱她的灵魂。

我听说,任何东西都是有味道的,我认为《诗经》有一股檀香。檀香是香气中的一种上品香,《诗经》便有这香气。这香有淡淡的木头味,或可说那是佛珠的味道,那是一种闻起有踏实的感觉,更令人有大彻大悟之感的味道

还记得我的小学的教学楼有一栋五层高的教学楼,它的侧面面向车水马龙,面向上学来的芊芊学子,它上面有闪烁着金光的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几个大字,那时每天上学看到这楼便会在嘴上念起。学生就像一株株幼苗,青青涩涩,毛毛茸茸。老师在上面细心的浇水施肥,不久,青苗是小树了它的个头已高过老师了。它不是小树了,花香散发到十里之外,老师的背也驼了,不在乎眼前的几缕白发,想直直腰瞧瞧他精心养育的花儿是如何娇艳,可终究是老了,只得低头笑笑,挪步来到身旁的树下,坐在大树突出来的根旁,背倚着树干,眯起眼望着树,南风轻轻过境,老师露出灿烂的笑容;树叶间漏下来的时光,流进他深深的皱纹里,大树将枝叶拢起,为他遮阴盖阳,大树可以做他坚强的靠背了。投我木瓜,报之桃李的那份感恩便是这般吧《诗经》?

已说过《诗经》有祖先们生活的气息,其实它里面还住着小仙女

风雨俱来时,凄凄潇潇,鸡儿鸣叫声喈喈胶胶,一位羞涩的农家少女拧着手帕,微微侧头想藏起自己浮上粉红的脸颊道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多可爱的女孩,记得老舍先生说过最难得的是一个女子的脸红,每当读起这句时总会笑,这也是个敢爱之人。

又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我看到有人给里边的美人取了个月光美人的称号,佳人在月下走来,周身缭绕着月光青寒的白雾,佳人似天上仙子下凡,怎能不美?

若要说起《诗经》寥寥几语谈不尽呐!她里边还有许多鸟兽虫鱼,稀奇古怪

于万千书海中与你相遇,看你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不娇不羞,轻轻松松就在我最美好的倾城时光里留下一笔点染,任光阴也不敢将你腐蚀,反却历久弥香,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读《腰门》有感


《腰门》,也许许多人和我一样,看到题目时会很奇怪,什么是腰门呢?而腰门又有什么用呢?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本书的主人公是沙吉,他的爷爷和妈妈因为修铁路,所以经常搬家,没时间照顾沙吉,就把沙吉放到了云婆婆家寄养,在那里腰门最常见了,每家都有,腰门就是在每家大门的一半的地方,有两扇小门,而人的一半是腰,所以叫腰门。沙吉第一次走进云婆婆的家是六岁,似乎正是童心最盛的时期,最后一次离开是十三岁,似乎正是童心泯灭的时期。从天真的童年,到快乐的少年,沙吉在这里一点一点长大,成熟。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惊恐,有疑惑,但无论怎样,这都是沙吉内心的一段真挚,难以忘怀的回忆。

合上书,心里暖暖的,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每天以去沙滩玩为目标,听到父母要带我去玩就迫不及待的冲到门前,手里早已拿好了沙滩铲和小桶,就等着去玩沙子了。每次去乡下,我都拉着妹妹和妈妈一起去套圈,吃油堆,看到村民拿着鸡鸭路过还非常的好奇,想上去摸一下。每次出去玩看到新奇的景象就兴奋的哇哇大叫。现在想想还忍不住发笑的事情,在那时看来却是那么的欢乐,那么的珍贵。我的童年也如沙吉一般,无忧无虑而又充满童趣。

读《腰门》,在我的记忆的海滩上拼命地跑啊跑,渴望着那份独一无二的幸福。在寻寻觅觅中,我懂得了幸福的真谛,正如那句话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其实幸福就在身边悠然地沉浸在甜蜜之中,那是幸福在环绕;迷惘的徘徊在痛苦的边缘,那是幸福在等待。

我们的童年是幸福的,也是应该珍惜的。童年是我们一生中很短的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金色回忆,那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场景,在我们记忆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童年如茉莉,纯洁而美丽,童年如昙花,一现而闪耀,童年如紫荆,艳丽而美好

妈妈如同云婆婆,让我在无忧无虑中长大,充分感受了童年的美好。那一段闪着银光的回忆,就像天上的银河,永远地悬挂在我记忆的夜空里。沙吉是幸福的,而我更是幸福的。

幸福是用金钱不能换来的,每个人的幸福都有所不同,有的人认为一家团圆就是最大的幸福,有的人认为富贵一生就是最大的幸福,还有的人认为能活的长久就是最大的幸福。但也许幸福就是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在你追求幸福时,别忘了回头看看,也许你会发现幸福并非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